•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谭伟付,龚仁喜,林泉,周家帅.基于梯度法和扰动观察法相结合的多峰值MPPT算法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51(20):.
TAN Wei-fu,GONG Ren-xi,LIN Qu,ZHOU Jia-shuai.The Multiple-peak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Gradient Algorithm and P&O Algorithm[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4,51(20):.
基于梯度法和扰动观察法相结合的多峰值MPPT算法的研究
The Multiple-peak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Gradient Algorithm and P&O Algorithm
DOI:
中文关键词:  多峰值  梯度法  扰动观察法  MPPT
英文关键词:multi-peak, gradient  algorithm, P  O algorithm, MPPT
基金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谭伟付TAN Wei-fu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龚仁喜GONG Ren-xi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林泉LIN Qu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周家帅ZHOU Jia-shuai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1901
中文摘要:
      当多个光伏电池串联组成的光伏阵列被部分遮挡时,光伏特性曲线会出现多个局域峰值,此时基于单峰值的MPPT算法将有可能失效。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梯度法和扰动观察法的多峰值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该算法采用梯度法搜索出第一个阶梯功率点,并以此功率点作为扰动观察法的起始点搜索局部最大功率点,继而利用此局部最大功率点进行搜索,最后得到最大功率点。与其它多峰值MPPT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具有编程简便、易于实现的特点,而且具有搜索跟踪速度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越性。
英文摘要:
      When the PV array cascaded by multiple PV cells is partially covered, multiple local peak values may appear on the photovoltaic characteristics curve. In this case, the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single peak will likely fail. In response to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kind of multiple-peak –value MPPT algorithm in which a gradient algorithm and perturbation observation algorithm are combined. The method begins with a search for the first power point by the gradient algorithm, and the power poi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erturbation observation algorithm for searching local maximum power point; followed by a scanning of the curve using this local maximum power point; ends with a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 Compared with other multimodal MPPT algorith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characterized by not only easy programming and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fast searching with tracking speed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