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陈凌,王宏华,韩伟.基于CSA-FPI算法的光伏发电MPPT仿真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52(8):.
CHEN Ling,WANG Hong-hua,HAN Wei.Simulation stud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based on CSA-FPI algorithm[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5,52(8):.
基于CSA-FPI算法的光伏发电MPPT仿真研究
Simulation stud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based on CSA-FPI algorithm
DOI:
中文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跟踪  布谷鸟搜索算法  模糊PI控制
英文关键词: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uckoo  search algorithm, fuzzy  PI control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ZZ12_0228)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陈凌CHEN Ling河海大学 能源与电气学院
王宏华WANG Hong-hua河海大学 能源与电气学院
韩伟HAN Wei河海大学 能源与电气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2527
中文摘要:
      对光伏阵列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以光伏阵列非线性输出特性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分析了常规算法的优缺点基础上,针对其在最大功率点处(MPP)动态和稳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CSA)和模糊PI(FPI)控制相结合的光伏阵列MPPT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了仿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防止算法跟踪方向误判情况的发生,具有快速跟踪性和鲁棒性,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良好;同时实验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英文摘要:
      Taking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of photovoltaic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increase the output power.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search on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PV model,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nventional algorithm, poor dynamic and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MPP), a kind of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cuckoo search algorithm (CSA) and fuzzy PI (FPI)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pow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MATLAB/Simulink.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rack the MPP of photovoltaic system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algorithm to track the misjudging direction of the situation, show fast predictability and good robustness, als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