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章敏捷,章耀耀,张楠,王曦冉.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5,52(10):.
ZHANG Min-jie,ZHANG Yao-yao,ZHANG Nan,WANG Xi-ran.Improved adaptive reclosing method considering transient stability optimization[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5,52(10):.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Improved adaptive reclosing method considering transient stability optimization
DOI:
中文关键词:  输电线路  二次电弧  重合闸时间  暂态能量函数  暂态稳定性  时间闭锁
英文关键词:transmission lines  secondary arc  reclosing time  transient energy function  transient stability  time lockout
基金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章敏捷ZHANG Min-jie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章耀耀ZHANG Yao-yao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张楠ZHANG Nan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王曦冉WANG Xi-ran天津大学
摘要点击次数: 1873
中文摘要:
      判断二次电弧的自适应重合闸作为一种注重可靠性的重合闸动作方式通过测量线路熄弧特征量来进行重合闸闭锁判别。一般自适应重合闸研究是以重合闸系统判断完全正确且没有误动可能作为前提,忽略了重合闸动作在暂态过程中的误动于永久性故障下可能对系统产生的危害。由于在故障跳闸后系统暂态能量随时间呈现波动状态,依照时间轴上暂态能量分布对系统重合闸进行大冲击闭锁,可在有效采用自适应重合方法下大幅减小由于探测量波动、探测误差、设备误动等对系统暂态稳定性造成的冲击。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比原有方法在防误动、可靠闭锁方面有明显改善。
英文摘要:
      Adaptive reciosure by judging secondary arc is a reclosing way that focuses on reliability. It distinguishes reclosing lockout by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extinguished arc characteristics of line. Generally, the research of adaptive reciosure is based on unmistaken judging and act of reclosure system, ignoring the potential harm that reciosure could misact in permanent fault that affect transient stability. Beacause transient energy of system after a fault trip fluctuates with the growing time. When locking the system of reciosure that causes large impact bas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ransient energy of timeline, it can greatly reduce impact of transient stability of system that is caused by the fluctuations of detectable amounts,detection error and equipment malfunction unde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reciosure methods.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a mo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han the original method in anti misoperation and reliable latching.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