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丁少倩,林涛,徐遐龄.基于负荷转移系数的电气介数在电网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6,53(18):.
Ding Shaoqian,Lin Tao,Xu Xialing.Research on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of Grid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6,53(18):.
基于负荷转移系数的电气介数在电网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中的应用*
Research on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of Grid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
DOI:
中文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结构脆弱性  负荷转移系数  电气介数  注入功率
英文关键词:power  system,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 electrical  betweenness, power  infused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7111)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丁少倩Ding Shaoqian武汉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林涛Lin Tao武汉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徐遐龄Xu Xialing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
摘要点击次数: 1697
中文摘要:
      电网的脆弱性问题,作为电网安全问题的深入和扩展,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负荷转移系数的电气介数计算方法,考虑“发电机-负荷”节点注入功率对线路潮流的影响,提出了反映当前运行方式下网架参数和运行参数的结构脆弱性评估模型及指标。该模型考虑了无功功率对支路电流的影响,以实际输出的功率作为负荷转移系数的权重,使评估结果更加精确。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为测试算例,求解各节点的结构脆弱性指标并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的节点分别采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的连锁连锁故障方式,通过分析在遭受攻击后系统最大连通域的变化,验证了所提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英文摘要:
      The vulnerability, as the extension of safety problem in power system,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be further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electrical betweenness based on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between the power infused of the generator and load nodes, the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and index is proposed, which reflects the network parameters and operation parameters in the current operating mode. Taking the actual output power as the weight of the load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assessment model, which considers the affect of reactive powers make assessment results more accurate. Finally, a chain of random attack and intentional attack are used to text on the IEEE39 node system, the paper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 by the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the biggest connected region.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