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郭晓利,张佳佳.智能电网用户侧信息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电测与仪表,2016,53(24):.
GUO Xiaoli,ZHANG Jiajia.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grid user-side inform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6,53(24):.
智能电网用户侧信息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grid user-side inform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DOI:
中文关键词:  数据分类处理  k-匿名  泛化  随机扰动  多敏感属性
英文关键词:disposal  different kinds  of data, k-annonmy,generalization,stochastic  disturbance,multi-sensitive  attribute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郭晓利GUO Xiaoli东北电力大学
张佳佳ZHANG Jiajia东北电力大学
摘要点击次数: 1453
中文摘要:
      在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用电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具有海量、高频、分散等特点,是时空、动态、关系等性质复杂的数据,而且数据之间存在关联性和相似性。因此,传统的隐私保护方法对电力数据保护会有较大的信息损失,时间损耗,本文基于数据分类处理的思想,提出支持多属性泛化的随机化的隐私保护方法对电力信息数据进行分级保护,将准标识符属性属性按照自底向上支持多属性泛化的算法处理,敏感属性进行随机化算法处理,生成保护后的新数据表。通过与广泛应用的MBF算法,GASCG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得出结论,该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隐私保护的效率降低个人信息的损失并且数据的效用性大大提高。
英文摘要:
      A great deal of basic da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smart grid have been constructed .These data are not only massive, high-frequency, dispersion and the nature of time and space, dynamic, complex data relationships,but also there is relevance and comparability between the data.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privacy protection will cause greater imformation loss and time consumption.Based on the idea of data classifi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 which can protect the power rating information.Bottom-up generalization the quasi-identifier attributes, and randomized sensitive attributes,then generate a new data table after protection.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widely used algorithm MBF and GASCG,the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ivacy protection while reduce the les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data is greatly increased.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