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祁兵,韩璐.基于遗传优化的非侵入式居民负荷辨识算法[J].电测与仪表,2017,54(17):.
QI Bing,HAN Lu.A Non-intrusive Residential Loa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Optimization[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7,54(17):.
基于遗传优化的非侵入式居民负荷辨识算法
A Non-intrusive Residential Loa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Optimization
DOI:
中文关键词:  关 键 词:非侵入式  负荷监测  居民负荷  负荷辨识  遗传算法
英文关键词: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residential  load, load  identification, genetic  optimization(GA)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2015AA050203);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祁兵QI Bing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韩璐HAN Lu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1785
中文摘要:
      负荷在线监测能够为电网及用户提供即时的用电信息,是支撑能效管理和负荷预测工作的有效手段。传统监测方法采用侵入式设计,难以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NILM)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负荷辨识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关键,本文以典型居民负荷的特性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的非侵入式居民负荷辨识算法。该算法基于负荷设备的负荷特性,包括有功功率和电流有效值,利用三种不同的编码方法构造判断负荷运行状态的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寻优,最终确定居民负荷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居民用户负荷状态的有效辨识,且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准确度高。
英文摘要:
      Load online monitoring can provide real-time power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to the grid and users.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upport energy management and load forecasting work. Traditional method within intrusive mode is difficult to promot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o 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 method (NIL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Load identif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NILM. Considering the residential load typ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 non-intrusive residential loa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based on load characteristic, including active power and current effective value, uses three different encoding methods to structure fitness function,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s the specific type of load by genetic optimization, and then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effective by the actual sampling load data.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achieve residential load identification, and improves the speed of constriction and accura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