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周翔,陈杰军,谢培元,曾次玲,杨军.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特性分析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8,55(4):1-8.
Zhou Xiang,Chen Jiejun,Xie Peiyuan,Zeng Ciling,Yang Jun.Load demand analyz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8,55(4):1-8.
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特性分析方法
Load demand analyzing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DOI:
中文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站  出行链  效用最大化  时间成本法  负荷需求预测
英文关键词:Electric vehicle charge stations  trip chain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ing the utility  time cost method  load demand analyzin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重点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周翔Zhou Xiang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陈杰军Chen Jiejun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谢培元Xie Peiyuan囯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曾次玲Zeng Ciling囯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杨军Yang Jun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2322
中文摘要:
      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的发展,其充电负荷的时空预测为充电站配网建设和和充电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因此,本文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提出了一种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出行链建立电动汽车的时空分布模型,然后基于效用最大化原则和时间成本法分析了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消费选择,最后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充电站负荷进行仿真预测。与相关文献仿真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渗透率下和不同充电站位置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负荷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提高,其充电行为的集中化增大了系统峰谷差;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位置,可以使各充电站充电负荷更加均匀。
英文摘要:
      With a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EV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ging load prediction of EVs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ging stations and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harging facil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electric vehicle load demand analyzin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ing the utility. Firstly,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rip chain. Then, a choice is decided to imitate the charging behaviors of use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maximization and time cost method. Finally, the electric vehicl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ging load demand is forecas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contrasting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and simulations analyze the impact of permeability and charging stations location on charging l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ging load is also increased as the permeability increased; Reasonable layout of charging station position will make charging load more evenly.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