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刘波,何珉,谭丹.考虑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J].电测与仪表,2018,55(6):47-51.
LIU Bo,HE Min,TAN Dan.Optimal allocation of Energy Storage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Considering Electric Vehicle[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8,55(6):47-51.
考虑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Optimal allocation of Energy Storage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Considering Electric Vehicle
DOI:
中文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电动汽车  电池储能  改进粒子群算法  优化配置
英文关键词: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energy storage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ptimal allocation
基金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刘波LIU Bo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
何珉HE Min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谭丹TAN Dan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点击次数: 1862
中文摘要:
      针对未来电动汽车规模化运行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给主动配电网带来了的诸多问题,提出考虑电动汽车充放电的主动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以主动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成本最小为导向,加入经济补偿费用以鼓励用户参与主动配电网的经济调度,在电动汽车的3种运行模式即随机充电、有序充电、与电网互动(vehicle to grid, V2G)运行模式下,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电池储能装置的最优位置、容量及额定功率,用改造的IEEE33作为算例模型来验证算法及模型的合理性。
英文摘要:
      For future electric vehicles scale operation and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for the 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put forward and the electric car of the active power energy storage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model, the minimum cost for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activ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the guide, to join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to encourage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active power economic dispatch, namely three kinds of operation mode of electric cars, random charging, charging in an orderly way, and interact with the grid (vehicle to grid, V2G) operation mode, the battery energy storage device is obtained by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to solve the optimal location, capacity, and the rated power, using modified IEEE33 model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lgorithm and mode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