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栗然,靳保源,严敬汝,童煜栋.基于改进泰尔熵和熵度的电力系统关键节点识别[J].电测与仪表,2018,55(15):42-46.
Li Ran,Jin Baoyuan,Yan Jingru,Tong Yudong.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nodes of power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Theil entropy and entropy degree[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8,55(15):42-46.
基于改进泰尔熵和熵度的电力系统关键节点识别
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nodes of power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Theil entropy and entropy degree
DOI:
中文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关键节点  改进泰尔熵  熵度
英文关键词:power system, key nodes, improved Theil entropy, entropy degree
基金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力系统规划专题(036000QQ00150002)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栗然Li Ran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靳保源Jin Baoyuan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严敬汝Yan Jingru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童煜栋Tong Yudong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1429
中文摘要:
      为了弥补信息熵考虑因素单一的缺陷,本文引入泰尔熵并对其适当改进用于电力系统关键节点识别中。改进后的泰尔熵将系统线路按照负载率进行分区,并分别计算节点功率变化时同区及区间潮流分布的均匀程度,然后采用负载率对同区结果进行加权,得到节点的改进泰尔熵指标。为了使识别结果更贴近工程实际,采用熵度评估了节点网络拓扑位置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关键节点综合评估指标。综合评估指标兼顾节点网络拓扑结构重要性和其功率变化对潮流的影响情况,通过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关键节点识别验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英文摘要:
      The Theil entropy is introduced and improved to identify key nodes of power system ,which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calculating Shannon entropy using monotonous factor. The lines parted according to the load rate and then the contribution ratios of parted sections to uniform degree of power flow distributed of system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Then the load rate is used to weighted the results of the same part and the improved Theil entropy index of node is obtained. In order to make the result close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entropy degree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on of nodes. Base on thi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nodes is proposed, whic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mportance of position of nodes in the network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change on the power flow. The simulation of IEEE-39 node system is done, and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proved.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