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聂宏展,王禹.多支路开断潮流自转移和互转移识别算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9,56(1):35-40,114.
Nie Hong-zhan,wangyu.Research on Self and Mutual Transferring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branch Removal Power Flow[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9,56(1):35-40,114.
多支路开断潮流自转移和互转移识别算法研究
Research on Self and Mutual Transferring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branch Removal Power Flow
DOI:
中文关键词:  多支路开断  潮流自转移和互转移  改进Floyd算法  广义潮流转移严重区  关键支路集
英文关键词:multi-branch removal  self and mutual transferring of power flow  improved Floyd algorithm  generalized power flow transferring critical area  key branch set
基金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聂宏展Nie Hong-zhan东北电力大学
王禹wangyu东北电力大学
摘要点击次数: 1778
中文摘要:
      针对多支路开断的潮流转移问题,给了一种分析潮流自转移和互转移的多支路开断识别新算法。当电力系统发生多支路同时开断时,分析潮流转移的折返过程,利用改进Floyd算法通过路径搜索确定潮流转移线路集合。利用直流潮流方法推导了多支路开断的支路开断分布因子,计算潮流转移危险指数识别出存在过载风险的支路构成关键支路集。本文在最短路径搜索、广义潮流转移严重区的确定方面作了重要改进,适应于多支路开断潮流转移的有效识别。IEEE39节点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对多支路开断潮流转移识别的有效性。
英文摘要:
      A new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of power flow transferring for multi-branch removal ev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self and mutual transferring of power flow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When excision of many lines happens,refraction and reflection process of flow transferring is analyzed. The improved Floyd algorithm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wer flow routing set by path search. Based on the DC power flow method,the calculation of line tripping distribution factors is deduced,and the key branch set is formed by calculating the danger index of power flow transferring.Considerable improvements of the shortest path search and determination of generalized power flow transferring critical area are put forward,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multi-branch removal.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IEEE39 node system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