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王耀升,张英敏,王畅,漆万碧.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网脆弱性评估及其趋势估计[J].电测与仪表,2019,56(9):49-55.
wang yaosheng,zhang yingmin,wang chang,qi wanbi.Power Gri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and its Vulnerability Trend Estimation[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9,56(9):49-5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网脆弱性评估及其趋势估计
Power Gri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and its Vulnerability Trend Estimation
DOI:
中文关键词:  电网脆弱性  非线性  脆弱性指标  神经网络  AR模型  趋势估计
英文关键词:network vulnerability  nonlinear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neural networks  AR model  trend estimation
基金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王耀升wang yaosheng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张英敏zhang yingmin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王畅wang chang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漆万碧qi wanbi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摘要点击次数: 1498
中文摘要:
      本文建立了分层网状拓扑结构下的电网脆弱性评价体系,针对该体系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电网脆弱性评估方法。将电网综合脆弱性分为状态脆弱性和结构脆弱性,并与相应的子指标构成脆弱性网状评价体系,同时以高斯(Gauss)函数作为RBF神经网络函数的核函数解决指标间的非线性问题。通过MATLAB中的RBF神经网络函数对IEEE14母线系统计算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最后,针对节点多个测量周期的脆弱性测度建立自回归(auto regression,AR)模型,通过判定AR模型的差分方程稳定性,分析了节点脆弱性测度的发展趋势。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topology of network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e system was proposed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ural network method of gri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The comprehensive vulnerability of the power grid is divided into the state vulnerability and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b-indexes constitute the vulnerability network evaluation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with Gauss functions as the kernel function of RBF neural network function to solve nonlinear problem between the indicators. By using the RBF neural network function in MATLAB,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IEEE14 bus system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Finally, For multiple nodes of the measurement cycle vulnerability measure establishing auto regressive (AR) model, the AR model is to determine the stability of difference equation and analys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ode vulnerability measure.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