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胡林静,刘凯,杨明文.基于粒子群遗传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9,56(14):23-27.
Hu Linjing,Liu Kai,Yang Mingwen.Research on PV MPPT control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genetic algorithm[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19,56(14):23-27.
基于粒子群遗传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研究
Research on PV MPPT control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genetic algorithm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19.014.005
中文关键词:  局部阴影  改进的粒子群遗传算法  最大功率跟踪  光伏阵列
英文关键词:partial shading,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genetic algorithm, maximum power tracking, PV array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17MS0523);内蒙古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NJZZ17084)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胡林静Hu Linjing内蒙古工业大学
刘凯Liu Kai内蒙古工业大学
杨明文Yang Mingwen内蒙古工业大学
摘要点击次数: 1409
中文摘要: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功率特性曲线会出现多个峰值,传统的MPPT跟踪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无法准确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粒子群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多峰寻优问题,但是普通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收敛速度慢、早熟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遗传(IPSO-GA)算法,该算法的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随着迭代次数不断改变,可以同时兼顾算法的局部搜索与全局寻优能力,并且引进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以增加种群多样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多峰最大功率跟踪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跟踪速度与寻优精度。
英文摘要: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partial shading , many peaks will exhibited in the power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PV array . The traditional MPPT methods are ineffective and are easy to fall into the local optim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multi-peak problem by its strong global search ability, but the conventional PSO algorithm has a slow convergence rate and is easy to be precocious. A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can balance the ability between local search and global optimization by changing the inertia weight and learning factors constantly. And use the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ion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to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he pop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mproved algorithm has good tracking speed and precious in the process of multi-peak maximum power tracking.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