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刘贺晨,张铭嘉,刘云鹏,刘爱静,徐晓彬.±160kV交联聚乙烯直流海底电缆动态载流特性试验及仿真研究[J].电测与仪表,2020,57(14):19-27.
LIU Hechen,ZHANG Mingjia,LIU Yunpeng,LIU Aijing,XU Xiaobing.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Dynamic Ampacity Characteristics for ±160kV XLPE DC Submarine Cable[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20,57(14):19-27.
±160kV交联聚乙烯直流海底电缆动态载流特性试验及仿真研究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y of Dynamic Ampacity Characteristics for ±160kV XLPE DC Submarine Cable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20.14.004
中文关键词:  直流电缆  动态载流  有限元仿真  导热系数
英文关键词:DC submarine cable, dynamic current-carry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ermal conductivity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850213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9007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8MS079)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刘贺晨LIU Hechen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张铭嘉ZHANG Mingjia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刘云鹏LIU Yunpeng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爱静LIU Aijing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徐晓彬XU Xiaobing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摘要点击次数: 1626
中文摘要:
      为了给直流电缆线路运行限值的制定以及运行余量的动态调控提供依据,开展保护套管直埋敷设方式下160 kV直流电缆1 h、1.5 h、4 h下的动态载流试验,获得了直流电缆导体、铅护套以及铠装层温度随着短时过负荷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160 kV直流海底电缆的暂态温度场模型,对不同应急负荷情况下的电缆温度进行仿真计算,结合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直流电缆各部分材料导热系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provide bases for determining the operating limits of DC cable lines and the dynamic regulation of operating margins, 1 h、1.5 h and 4 h dynamic current-carrying tests of 160 kV DC cable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variation of DC cable conductor, lead encasing and armor temperature with overload time wer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Comsol Multiphysics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transient thermal field model of the ±160 kV DC submarine cable, thus simulating the cable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emergency load conditions. Additionall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verified by combin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ach part of the DC cable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as also analyzed in detai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