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姜赫,安军,刘征帆,李德鑫.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参数误差溯源方法[J].电测与仪表,2022,59(11):63-70.
Jiang He,An Jun,Liu Zhengfan,Li Dexin.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rror tracing method for power system dynamic model parameter calibration driven by data[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22,59(11):63-70.
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参数误差溯源方法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rror tracing method for power system dynamic model parameter calibration driven by data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22.11.009
中文关键词:  电力系统  仿真验证  扰动深度  差异度指标  致差区域
英文关键词:power system, simulation validation, disturbance depth, variance indicator, error area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904500),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资助(18-GW-05)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姜赫Jiang He东北电力大学 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军An Jun东北电力大学 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征帆Liu Zhengfan东北电力大学 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德鑫Li Dexin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点击次数: 1002
中文摘要:
      动态仿真中模型及参数的不准确直接导致仿真轨迹与实测轨迹不一致。电力系统区域大,包含元件众多,如何准确的识别出致差区域是一个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大规模电力系统误差溯源方法,定义了扰动深度指标以及轨迹差异度指标,用以评价元件受扰程度和轨迹差异度,基于指标及其约束条件,给出了主要致差区域的识别方法,用于误差溯源。文章以IEEE 10机39节点仿真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减少了动态仿真验证的工作代价,为分块解耦提供支持。
英文摘要:
      The models and parameters of dynamic simulation components will lead to inconformity between measured trajectory and simulated trajectory. The power system has a large area and many components. 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error tracing area is a challenge. The article proposed a data-driven large power system error tracing method. It defines a disturbance depth indicator and the variance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disturbance degree and trajectory variance of components. The two indicators and their constraints help to identify the error tracing area. The article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by an IEEE 10 machines 39-node system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reduces cost of dynamic simulation validation task and support the block decoupling process.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