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马永超,赵伟,黄松岭.提高智能电能表可靠性技术研究综述[J].电测与仪表,2022,59(4):1-7.
Ma Yongchao,Zhao Wei,Huang Songling.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of smart meters: A review[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22,59(4):1-7.
提高智能电能表可靠性技术研究综述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of smart meters: A review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20.04.001
中文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固有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  软件测试  人工智能技术  大数据
英文关键词:smart  meter, inherent  reliability, use  reliability, software  tes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ig  data
基金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马永超Ma Yongchao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赵伟Zhao Wei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黄松岭Huang Songling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摘要点击次数: 1955
中文摘要:
      智能电能表在电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故障,且故障类型多样,因此如何提高其可靠性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基于智能电能表的一般架构及其功能,从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两方面,对现有旨在提高智能电能表可靠性的技术进行了梳理。固有可靠性技术涵盖智能电能表的结构设计、硬件可靠性分析、关键模块研制以及软件测试等。而使用可靠性技术,则主要包括误差补偿以及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检测等。其中,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检测技术,又具体涉及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体系和以神经网络、贝叶斯算法、K-means算法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最后,对智能电能表可靠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英文摘要:
      The smart meter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power grids. However, operation failures, caused by different faults during power metering, are often observed.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 of smart meters becomes important and has been focused by many studi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n introduction of the gener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smart meter, we summarize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the smart meter robustness into two categories, i.e. the inherent reliability and the use reliability respectively. The inherent reliability includes the structure design, hardware reliability analysis, key module development, software testing and so on. While the use reliability focuses on measurement error compensation and operating status detection for smart meters. The latter category involves evaluation systems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full life cycle theory, neural networks, Bayesian algorithm, K-means algorithm, etc.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towards a more robust smart meter are discussed.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