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王清,荆臻,代燕杰,李琮琮.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的时钟同步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22,59(10):184-190.
Wang Qing,Jing Zhen,Dai Yanjie,Li Congcong.Research 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ased 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rotocol[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22,59(10):184-190.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的时钟同步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based 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OI:DOI: 10.19753/j.issn1001-1390.2022.10.026
中文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时钟同步  多级自组网  时延估计  同步精度
英文关键词: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ultistage adhoc network, delay estimation,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网公司科技项目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王清Wang Qing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荆臻Jing Zhen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代燕杰Dai Yanjie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李琮琮Li Congcong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摘要点击次数: 1121
中文摘要:
      多级自组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低压配电网运行控制指令与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依赖载波通信网络实现采集设备间精准时间同步,对提高低压配电网运行与客户服务精益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合考虑了载波通信对时协议处理时延、多级中继通信带来的对时偏差与误差累计等因素,通过扩展载波通信媒体访问介质层协议中信标帧的数据域,并增加下行逐级校时确认帧,实现了对载波通信传输时延的估计,同时降低了协议处理时延、载波信号采样时间偏差带来的对时影响。通过仿真分析,文中提出的时钟同步方法同步精度可达到30 μs级别,较传统方法ms级的精度更优。
英文摘要:
      Multi-stage adho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operation control instructions 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ata in the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realization of accurate time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acquisition equipment based on PLC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twork operation and customer service lean level. Given the processing delay of timing protocol, accumulated delay caused by multistage relay, this paper proposes to estimate the transmission delay by extending the data domain of beacon frame in media layer protocol and introduce the downlink timing confirmation frame in a hierarchical manner. As a result, the timing offset caused by protocol processing and sampling time deviation is reduced.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an reach 30 μs level, which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t ms leve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