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李豪,马驰,孙菊,邱灿,朱骏骋,廖泳.基于改进BPSO算法的含微网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22,59(11):105-110.
Li Hao,Ma Chi,Sun Ju,Qiu Can,Zhu Juncheng,Liao Yong.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recovery method with microgrid based on improved BPSO algorithm[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22,59(11):105-110.
基于改进BPSO算法的含微网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研究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recovery method with microgrid based on improved BPSO algorithm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22.11.014
中文关键词:  微网  配电网  故障恢复  二进制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英文关键词:Distribution network  Microgrid  Fault recovery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科技项目(5215F02000DA)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李豪Li Hao国网湖北鄂州市供电公司
马驰Ma Chi国网湖北鄂州市供电公司
孙菊Sun Ju国网湖北鄂州市供电公司
邱灿Qiu Can国网湖北鄂州市供电公司
朱骏骋Zhu Juncheng国网湖北鄂州市供电公司
廖泳Liao Yong国网湖北鄂州市供电公司
摘要点击次数: 1017
中文摘要:
      针对配电网中微网的接入使故障恢复需要考虑的安全因素更多,目前的故障恢复方法存在计算量大、故障恢复时间长等问题。以最小网损、最少开关动作次数和最少失电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含微网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模型,并将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模型求解。对多种故障恢复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故障恢复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恢复方法,所提方法收敛速度快,适应性强,恢复效果好。本研究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英文摘要:
      For the access of the microgrid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more safety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for fault recovery, the current fault recovery method has problems such as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 and long fault recovery time. take the minimum network loss, the minimum number of switching actions and the minimum power loss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 fault recovery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microgri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mproved binary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are combined to solve the model. Analysis of various failure recovery situations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storation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fast convergence speed,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good restoration effect.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in my country.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历任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社长及主编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