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邮箱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社长及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 English
站内检索    
 
侯治吉,李成鑫,刘广生.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测与仪表,2025,62(9):37-50.
Hou Zhiji,Li Chengxin,Liu Guangsheng.Review of electric vehicle demand response research[J].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2025,62(9):37-50.
电动汽车需求响应研究综述
Review of electric vehicle demand response research
DOI:10.19753/j.issn1001-1390.2025.09.005
中文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网  交通网  需求响应
英文关键词:electric vehicles, power grid, transport networks, demand response
基金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206)
        
作者中文名作者英文名单位
侯治吉Hou Zhiji四川大学
李成鑫Li Chengxin四川大学
刘广生Liu Guangsheng四川大学
摘要点击次数: 81
中文摘要: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保有量不断增长,电动汽车大规模无序充电会给电网和交通网带来巨大影响。而电动汽车具有时空灵活性和移动储能特性,利用其特性引导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可保证电网与交通网平稳运行。对电动汽车需求响应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了介绍;从调度手段方面梳理了EV优化调度相关研究,对价格型需求响应和激励型需求响应两种调度手段进行了介绍;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在电网与交通网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英文摘要:
      As the number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continues to grow, large-scale uncontrolled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the power grid and the transport network. The use of EVs, with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flexibility and mobile energy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can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power grids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by guiding the orderly charging of EVs.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various aspects involved in electric vehicle demand response. It compare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EV optimal dispat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patching means, and introduces two dispatching means, including price-based demand response and incentive-based demand response. And then, i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Vs on the grid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detail, and summarizes and concludes. It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gives an outlook on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
  •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工仪器仪表信息网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 编辑之家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
  • 维普网
  • 北极星电力网
  • 中华中控网
  • 网站首页
  • 期刊介绍
    • 期刊简介
    • 社长及主编
    • 期刊荣誉
  • 编委会
    • 主任委员
    • 编委名单
  • 投稿指南
    • 作者须知
    • 投稿步骤
    • 范文(规范细则)
    • 稿件处理流程
    • 著作权转让协议
  • 期刊影响力
  • 开放获取
  • 出版道德政策
    • 出版伦理声明
    • 学术不端认定和处理方法
    • 广告及市场推广
    • 同行评议流程
    • 斟误和撤回
    • 回避制度
    • 文章署名及版权转让
  • 历年目次
  • 联系我们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邮编:150028
邮箱:dcyb@vip.163.com    电话:0451-86611021;87186023
© 2012 电测与仪表    哈公网监备2301003445号
黑ICP备11006624号-1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