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科协委托,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电能专委会承办“配微储协同的低碳高品质新型配电系统”专题论坛。根据科协统一安排,我刊参与组织征集与论坛主题相关的论文工作。
一、征文范围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配电网与微电网的协同运行与规划
(2)数据驱动的主动配电网运行控制
(3)新型配电系统节能降碳技术与双碳演进
(4)微电网群低碳经济调度与规划
(5)光储充微电网系统控制
(6)分布式储能统一调度管理
(7)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规划与动态配置
(8)市场环境下数据与模型驱动的配微系统储能优化运行
(9)储能协同的配电网碳足迹追踪与低碳演进
(10)配微储一体化智能调度与安全防御
二、发表计划
征文截止日期:2025年4月15日;
刊登时间:2025年6月、7月,以专题形式刊登。
本专题稿件享有本刊审查绿色通道待遇,一经录用,尽快开具录用通知。
三、投稿要求
详见本刊官网投稿指南。
四、投稿方式
登陆网站www.emijournal.net,并选择“配微储协同的低碳高品质新型配电系统”、“储能支撑低碳高品质新型配电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栏目在线投稿,我刊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以邮件形式告知。
特约主编:天津大学 王成山 院士
邮箱:eptc@cers.org.cn
特约主编:华南理工大学 张勇军 教授
邮箱:zhangjun@scut.edu.cn
特约主编:天津大学 宋关羽 高级工程师
邮箱:gysong@tju.edu.cn
《电测与仪表》编辑部
联系人:田老师
邮箱:dcyyb_tcy@163.com
电 话:0451-86611021,0451-87186023
特约主编介绍:
王成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配电系统与微电网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首批创新争先奖,领导的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张勇军,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配电专委会委员、可靠性专委会委员、华工会员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理事,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智能配电网运行与规划、互联网+智慧能源和直流输电等领域的研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广东电力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宋关羽,博士,天津大学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科普基地副主任,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天津市一流课程负责人。长期从事智能配电网、微电网仿真分析与运行控制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智能电网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企业科技项目10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8篇,授权发明专利45项,获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论文8篇,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